首页 聚焦 财经 产业 证券 股市 商业 民生 IPO 点评 IPhone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首页/银保证监

195

银行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全面净值化时代市场加速重构
2022-08-02

    继“破净潮”之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又一动向引发市场关注。近日,记者注意到,多家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有的不满一个运作周期就提前终止。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受产品规模较小影响。

 

 “这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操作,大多数是因为产品规模太小,类似于公募基金的迷你基金,不利于后续投资管理,所以提前终止了。”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

  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在此前就比较常见,整体而言,产品终止数量较少,对理财机构影响相对有限。“也可以说是理财机构在当前净值转型控制理财产品数量、压降管理成本的一个举措。”

  未来,随着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推进,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将对理财机构的产品设计、销售、投研等提出更高要求。业内的共识在于,全面净值化时代,需要理财机构提高投研体系的建设,在保证产品收益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净值波动,以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适应净值的波动。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近日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截至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同时,银行业、保险业的资管产品净值化水平已经超过了95%,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

  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步入“净值化元年”,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运作。近日,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发布《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11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决定于2022年7月27日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

  另根据同日公告,该产品于2022年7月21日触发了巨额赎回,当日产品份额净值为1.0187。产品说明书显示,这一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5.40%(7月11日后调整为4.55%),风险等级为PR3级(平衡型),运作起始日为2021年7月21日,到期日为无固定期限,首个赎回开放日为2022年7月21日。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信银理财已经提前终止了4只固收类理财产品,除了上述理财产品,还有固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1号,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9号(7.5)、12号,且均属于第一个封闭期结束后终止产品运行。

  除了信银理财外,近两个月以来,农银理财、盛京银行、日照银行、浦发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银行或理财子机构也将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比如,农银理财“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客新资金专享)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产品最长期限10年,但7月18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计划于今年8月24日提前终止。

  盛京银行旗下“添益系列理财产品”6只固收类产品也宣布提前终止,包括一年半定开13、14、15期,九个月定开48、49、51期;中原银行于6月7日公告将于2022年6月9日提前终止中原银行财富宝惠盈、瑞盈系列部分10只理财产品;浦发银行和日照银行也前后公告提前终止运作旗下“鑫盈利系列546天纯债6号”和“黄海万利宝(20180104期)双季聚财半年定期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

  这并非银行理财产品首度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普益标准于2020年发布的报告曾显示,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其中有1348只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之后终止,2019年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涉及622只产品,较2018年大幅增加。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对记者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常规情况。全面净值化转型之后,理财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产品业绩分化是必然趋势,产品间的优胜劣汰也会出现,业绩不佳、净值波动大、存续规模小且引发大量客诉的产品出现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本站仅供信息保存,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订!
点赞
编辑:中证
中证新闻网
中证新闻网
中证点评更多

    近日,上市近半年的极兔速递(015...[详细]

    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变革为我国...[详细]

民生经济更多
中证新闻网
科创板块更多
热搜汇聚更多
  • 合作: 商洽与内容纠错联系方式
  • Email:894204689@qq.com
  • CopyRight@2008-2024 中国证券新闻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备案号京ICP(备)15095275

    中国证券新闻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