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 财经 产业 证券 股市 商业 民生 IPO 点评 English 手机客户端
首页/商业观察

1

圣基茨和尼维斯通过里程碑式可持续投资法案,筑牢发展基石
2025-10-26

为确保国家发展与长期的环境及经济可持续性相契合,圣基茨和尼维斯政府通过了《2025年特别可持续发展区域授权法案》。此法案是圣基茨和尼维斯迈向构建现代化、有韧性岛屿经济的大胆立法举措。

  

圣基茨和尼维斯总 理Terrance Drew博士表示,该法案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创造长期就业机会、保护环境的实用工具”。他着重强调,该法案“为开展大型项目提供了框架”,充分凸显了其在推进国家战略目标方面的重要性。

  

2025年8月11日,总 理先生在圣基茨和尼维斯首都巴斯特尔举行的国民议会会议上宣布该法案通过,并将其称为“历史性里程碑”。他指出:“特别可持续发展区域框架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议程带来了结构性、透明度和问责制。”

  

该法案是《可持续岛屿国家议程》(SISA)的关键组成部分,为吸引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投资不仅将为公民带来长期价值,还将遵循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

  

《可持续岛屿国家议程》是在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和国际专家进行数月磋商后制定的,并在联合国正式展示,成为小岛屿国家的典范。Drew总 理强调,《可持续岛屿国家议程》并非“短期”计划,而是一项经过深入研究、获得国际认可的战略,它立足于气候脆弱性、经济多元化和社会进步的现实情况。

  

       

什么是特别可持续发展区域?

  

新法案引入了可持续发展区域这一概念。在划定的特别可持续发展区域内,符合资质的开发商与投资者须严格遵循一系列环保法规、基础设施质量标准以及社会效益准则。同时,这些区域将依托明确且具可操作性的规则体系,以此保障开发过程具备高度的透明性、公平性与高效性。

  

融入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支柱

  

这项可持续发展法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法律层面整合了《可持续岛屿国家议程》的七大支柱,使圣基茨和尼维斯成为加勒比地区首个通过法律手段,要求所有重大发展项目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七大支柱包括水资源安全、能源转型、粮食安全、可持续产业、可持续住房、循环经济和社会保护。

  

1.水资源安全?

  

确保全体公民能够获取安全、洁净且可靠的水源,仍是重中之重。具体举措涵盖投资建设现代化的水资源储存、净化与分配基础设施,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以防止重要水资源遭受气候变化和过度使用的不利影响。

  

2.能源转型

  

圣基茨和尼维斯正积极朝着更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迈进。尼维斯地热能的开发是此次能源转型的关键,同时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源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这些举措致力于减少对进口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进而实现能源独立。

  

3.粮食安全

  

政府正通过拓展圣基茨和尼维斯两地的农业与海洋网络,着力加强国内粮食生产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专业培训以及创造市场准入机会,以此支持农民、渔民和农业企业发展,最终目标是减少粮食进口,提升本地应对风险的能力。

  

4.可持续产业

  

国家发展正依托可持续产业的扩张来实现,尤其在住房和基础设施领域表现突出。具体实践包括创建生态友好型住房项目,在满足人口增长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民众能够公平地获得舒适的生活空间。

  

5.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社区强调资源回收利用和减少浪费,圣基茨和尼维斯总 理持续呼吁全体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回收理念。城市规划工作也日益注重可持续性、绿色空间建设和抗灾能力提升。

  

6.循环经济

  

圣基茨和尼维斯正积极推动向循环经济转型,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其核心在于改善劳动条件,这体现在政府持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努力上。此外,该模式还鼓励在可持续产品设计、再利用和负责任消费等方面进行创新。

  

7.社会保护

  

扩大和强化社会安全网是当前工作的关键所在。具体工作包括完善社会服务、提升医疗保健可及性、提供失业支持以及开展社区项目等,以确保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在内的弱势群体不被边缘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为投资者指明方向,为社区增添价值

  

对于国际投资者来说,该法案呈现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这里是一个监管完善、面向未来的投资目的地,经济机遇、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在此实现有机融合。Drew博士指出:“投资者关注有效的合同以及明确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同时,他们也青睐那些安全、洁净、现代化且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区。”

  

每个特别可持续发展区域在获得批准前,均需开展独立的经济分析,对创造就业机会、吸引投资以及增加长期国家收入等情况进行预测。相关项目还必须达到一系列最低标准,例如实现至少70%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供具备抗飓风和地震能力的基础设施,以及保障公共安全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尤为关键的是,尽管该框架为投资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引、法律上的确定性以及简化的流程,但它并未对当地的价值观或自然环境造成损害。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本站仅供信息保存,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修订!
点赞
编辑:中证
中证新闻网
中证新闻网
中证点评更多

2025年10月16日,艺龙酒店科技高级副总裁、艺龙酒店科技...[详细]

美联社近日在一篇商业航天报道中,重点关注了中国民营公...[详细]

民生经济更多
中证新闻网
科创板块更多
热搜汇聚更多
  • 合作: 商洽与内容纠错联系方式
  • Email:894204689@qq.com
  • CopyRight@2008-2024 中国证券新闻 All Right Reserved

    工信备案号:备案号京ICP(备)15095275

    中国证券新闻版权所有违者必究